25 岁的林琳最近两年总被痛经困扰。起初只是经期第一天小腹坠痛,吃片止痛药就能缓解,直到这个月,疼痛突然加重,不仅蔓延到腰骶部,还伴随恶心呕吐,甚至出现了少量便血。去医院检查后,她才知道自己患上了子宫内膜异位症,盆腔内的异位病灶已经侵犯到肠道 —— 这让她懊悔不已:“原来不是所有痛经都能硬扛过去。”
北京嘉佩乐妇科指出,医学上把痛经分为 “原发性” 和 “继发性” 两类,前者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,多见于年轻女性,通常不影响健康;但后者往往暗藏隐患,是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,若忽视可能延误治疗。
以下几种 “异常痛经” 需要格外警惕:
1. 疼痛逐年加重
如果痛经从轻微坠胀变成剧烈绞痛,甚至需要请假卧床,且疼痛程度一年比一年严重,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的表现。异位的内膜组织在经期出血,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炎症,形成粘连或囊肿,疼痛会随病灶扩大而加剧。
展开剩余53%2. 疼痛时间不局限于经期
正常痛经多在月经来潮后 1-2 天内缓解,而继发性痛经可能在月经前一周就开始隐痛,经期达到高峰,甚至月经结束后仍有坠痛。这种 “延长版” 疼痛常见于慢性盆腔炎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,炎症或病灶会持续刺激盆腔充血,导致疼痛范围扩大。
3. 伴随异常出血或分泌物
若痛经时出现月经量突然增多、经期延长,或非经期点滴出血,可能与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息肉有关;若分泌物增多、有异味,甚至伴随发热,则需警惕盆腔炎 —— 这些疾病会通过影响子宫收缩或引发感染,加重痛经症状。
4. 疼痛伴随其他部位不适
像林琳那样出现肠道症状(便血、排便痛),或伴随尿痛、性交痛,可能是异位病灶侵犯了膀胱、肠道等邻近器官;若疼痛放射到大腿内侧或腰骶部,且休息后无缓解,需排查卵巢囊肿蒂扭转等急症。
最后提醒大家:痛经虽小,但如果长期持续且越来越重,那么千万不要“忍耐”,不放检查一下明确病因,如果没有疾病那么万事大吉,吃点中药调理一下,如果真的有妇科问题,也可以及时发现,避免延误。
发布于:北京市鸿岳资本配资-a股如何杠杆-最安全的股票配资网站-正规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