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家世代传承,成为了一个响亮的将门之家,深深扎根于小说和评书中,如《薛仁贵征东》、《薛丁山征西》、《薛刚反唐》和《薛雷扫北》等作品中多次登场。这些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,真假难辨,然而,从史实来看,薛家确实是一个世代立功的显赫武门,英勇的将领层出不穷,传承不断,名将辈出,无愧为“名将世家”之美誉。
薛仁贵,字礼,号仁贵,山西河律人,北魏著名将领河东王薛安都的第六代孙。他天生勇猛,体格健壮,年轻时就投身军旅,积极参与征伐高丽的战役。作为先锋,他屡次冲锋陷阵,勇不可挡,立下赫赫战功,声名远播。唐太宗李世民看中他的军事才华,特意将其提拔,使得薛仁贵从此走上了征战四方、立下赫赫战功的军事道路。
在与郑仁泰共同征伐九姓铁勒的战斗中,薛仁贵勇猛过人,一箭定天山,英姿勃发,士气大振。经过这场战斗,九姓铁勒一蹶不振,再也不敢肆虐中原。接着,他又与程名振、梁建方和契苾向力等名将共同讨伐高丽,参与了横山和石门的激烈战斗,屡建奇功,勇冠三军,斩获无数。在与辛文陵一同于黑山打败契丹大军时,他更是生擒了契丹王阿卜固,威震四方。随后,他奉命协助李勣灭高丽,平定平壤,因其仁政而享有美誉。尽管在一次征讨吐蕃的战役中兵败大非川,被革职除名,但他很快得以恢复,最终在云州大破突厥,斩敌三万,恢复了威名。
展开剩余64%薛仁贵一生战功赫赫,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,比如“三箭定天山”和“脱帽退万敌”等,广为传颂。最终,他官至瓜州长史、右领军卫将军、检校代州都督,并被封为平阳郡公。享年七十岁,死后追赠左骁卫大将军、幽州都督。他有五子,其中薛讷和薛楚玉尤为显赫,成为当时的名将。
长子薛讷,字慎言,性格沉稳勇敢,寡言少语,常常在大战面前显得愈加坚定。他屡次征讨突厥和吐蕃,为边疆安宁立下了赫赫战功,与王晙、郭元振等人并称为“中兴名将”。官至左羽林大将军,封平阳郡公。年老时,他辞去职务,安享晚年,享年七十二岁。死后追赠太常卿,并以“昭定”作为谥号。他的三子和五个孙子大都在仕途上取得了显赫的成就,长子薛徽曾任左金吾将军,幼子薛畅官至左羽林将军,其余子孙也都曾任职刺史等重要职务。
薛峣,字楚玉,薛仁贵的第五子,勇武出众,英名早传。他通过门荫进入仕途,先后担任了幽州长史和范阳节度使等职务。在讨伐奚和契丹的战斗中,他展现了卓越的指挥能力,并在可突干一战中获得了极大的胜利。可是,由于一场战略失误,他最终被削去官职,之后便杳无音信。薛峣的儿子薛嵩,则在当时名声大噪,令人铭记。
薛嵩是薛仁贵的孙子,薛峣的儿子。年轻时,凭借家族的背景进入官场,性格豪爽,放荡不羁,对家族产业漠不关心。他力大无穷,骑射出众,虽然文才稍逊,但足智多谋。在安史之乱爆发后,他投身军旅,参加了镇压叛乱的行动,并被任命为邺郡太守。后又被任命为史朝义的守相州,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薛嵩依然机智应对,最终获得了怀恩的赏识,受命管理河北各州。之后,他被任命为相州刺史,负责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事务,凭借卓越的治理能力,名声大振,最终被封为高平郡王,并荣获平阳郚王之称。死后,追赠为太保。
薛嵩的儿子薛平,继承了父辈的武勇,曾任右武卫将军,并多次镇守重要边疆地区。最终,他在权力上获得了显赫的地位,官至司徒,封魏国公。薛平的儿子薛从也颇具才略,官至汾州刺史、左领军上将军,死后同样获得了追赠,成为了工部尚书。
薛家世代将门,英才辈出。从薛仁贵到薛讷,再到薛嵩,几代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然而,薛嵩的误入歧途,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,幸得改邪归正。正因如此,后代小说往往将薛讷描绘为“薛丁山”,将薛嵩塑造成“薛刚”,以此反映其人生的起伏和转折。
发布于:天津市鸿岳资本配资-a股如何杠杆-最安全的股票配资网站-正规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